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明末,德鲁伊西北种树,改变历史 > 第143章 徐光启进宫,为了推广栗球树

第143章 徐光启进宫,为了推广栗球树

徐光皓知道堂兄徐光启的大志向,那就是培育出一种高产农作物,让大明百姓们不再挨饿。

所以,徐光启拖着六十多岁的老年身体,不辞辛劳亲自下田种植红薯。

可惜红薯喜热厌冷,不太适应北方气候,产量远不如南方种植时。

“你去想办法,搞一些栗球果、栗球树苗!”

徐光皓想了想,还是将目标只放在栗球树上。

那高产的棉花树也很有用,但在饥民遍地时候,栗球树更为重要一些。

若堂兄徐光启种植栗球树成功的话,这可是妥妥的祥瑞!皇帝知道了话,一定会重重赏赐堂兄d

包括徐光皓在内的所有徐家人,都会因此受益。

啊!

管事吃了一惊,神色凝重带着银子离开商队。

徐光皓带着商队快速离开李家寨,前往米脂县城等待。

那儿还是大明治下,不是李家寨范围内的村寨,安全有保证。

徐家可是高官家族,官职最高的徐光启是正三品礼部侍郎。

别说县城,就算在府城甚至省城,徐家都能施加影响力。

没多久,管事就满载而归,他雇佣了一辆牛车载着满满一车栗球树苗来到县城。

“你没有遇到阻碍?”

徐光皓拿起一根树苗仔细观察,发现它的确和自己看到过的栗球树一样,但心中依然有疑问。

“掌柜,这栗球树名气传出去了,附近县城百姓都想买一些树苗种在自家地里。

李家寨原本是严加看守,不愿意外人得到栗球树枝。但这树种的太多,实在看管不过来。

后来仙师李无忧听说这事,决定对外售卖栗球树苗,让所有人都能轻松获得。

他说天下田地种满栗球树,就不会有那么饥民成为农民军了。”

管事说完这事前因后果,提到李无忧时满脸钦佩,眼中闪过尊敬之色。

说实话,像李无忧这样大方的人,管事还是头一回见到。

这栗球树产量是小麦四五倍!可是能影响大明命运的重要农作物,李无忧竟然愿意分享?

管事自己做不到这种事,但不防碍他钦佩李无忧。

徐光皓张了张嘴,面颊火辣辣的,心中升起浓浓羞愧。

一介农民军首领都如此高风亮节,为百姓着想,但徐光皓却想用栗球树换取徐家被崇祯皇帝赏识!

“不对!堂兄徐光启要是种活栗球树,可以让朝廷力推此树,救活饥民无数,功德无量!

7

徐光皓找到借口后,心中的愧疚很快就消散。

换句话说他不会停下,而是会继续原计划,带着栗球树苗去见徐光启。

离开米脂后,徐光皓让管事带队去张家口做生意,自己则带着栗球树苗,快速赶往京师。

一千多里距离,不用半个月就跨越,徐光皓灰头土脸,浑身散发着浓酸味,见到了徐光启。

“出事了?”

徐光启下朝回家,看到堂弟狼狈不堪模样,被吓了一跳。

难道老家那边出大事了?一定不能是母亲出事呀。

徐光启情急之下,都顾不得礼数,没让徐光皓去清洗,直接询问:“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如此匆忙赶来!”

“我在陕北发现了一种亩产一千五百多斤的高产作物。”

徐光皓端起茶壶,咕噜咕噜喝了一整壶茶水,快要冒火的喉咙终于不渴了。

嗯?

徐光启还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你是不是说错了,多加了个零吧?”

亩产一百五十斤,在北方是个不低的产量了,大部分土地还产不了这么多粮食呢。

“没错,就是一千五百多斤!我知道你不信,但先吃几个栗球果,再说其它事。”

徐光皓拿出几个栗球果子,递给徐光启。

“恩!口感还行,有点糯也有点甘甜。”

徐光启吃完两颗栗球果,给出不低的评价,“和板栗口感很接近,难道栗球树与板栗是亲戚?”

徐光皓没在意口感不口感的,他和盘托出,说出自己的计划:用栗球树向皇帝邀功。

“不行!这栗球树不是我培育出来的,我怎么能夺取他人的名誉?绝对不可以的。”

徐光启猛地摇头,坚决反对。

他很爱惜羽毛,哪怕知道堂弟的建议可以带来浓厚圣眷,可以让自己升到更高官职,比如礼部尚书。

“兄长!我不是为了获得功劳,也不是想做官,而是为天下饥饿中的百姓着想。”

徐光皓振振有词,扯了一通理由,看上去还真的是有利于大明、有利于崇祯皇帝。

陕北干旱渐渐地在京师传开,原因是农民军数量越来越多,攻破县城的农民军首领名单也在增加。

可想而知,大量饿着肚子的饥民,参加了农民军。

徐光启皱起眉头,摇头说:“那我们可以如实告知陛下,让他下圣旨提拔李无忧。”

“可是这李无忧,是造大明反的农民军首领!”

徐光皓摊开手,面上闪过无奈,好象真的是不得已,才让徐光启认领栗球树这份功劳。

他极力劝说徐光启,要是大明能早一天推广栗球树,或许就能拯救成百上千百姓。

“你也不想栗球树,因为李无忧的原因,无法推广开来吧?”

徐光皓这句话,成功让徐光启陷入沉默。

最近几年,大明各地灾难频发,尤其是去年今年北方大旱,很多地方的小麦都绝收了!

徐光启这几年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育适应北方气候的红薯身上。

“我会向陛下说明内情!对外可以说我培育出栗球树,但实际上我不会接受半点赏赐。”

徐光激活摇了,叹了一口气说道。

堂弟的话没错,早一年推广栗球树,能救活海量饥民的性命。

但他又不想夺取别人的利益,只好出此下策。

徐光皓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可是他设想中,徐家能得到崇祯皇帝看重、得到圣眷的呀!

徐光启匆匆进宫,求见崇祯皇帝。

看守宫门的太监,恭谨说道:“徐大人请稍候,我这就去向陛下汇报情况。”

徐光启不止是礼部侍郎,更做过崇祯的老师,所以太监们才会如此客气。

“麻烦你们了。”

徐光启满怀心事,但脸上笑容没有缺席。

这些太监靠近皇帝,可不能轻易得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