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乐那套,结合了“利益捆绑”与“武力威慑”的组合拳之下。
东海之上的那些,桀骜不驯的“海龙王”们,几乎没有经过太多的挣扎,便迅速地,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臣服!
开玩笑!
一边,是汉军那虚无缥缈的“招安”和随时可能到来的“围剿”。
另一边,是楚霸王送上门的,足以让他们,富得流油的“雪花盐”,和那些,他们只看了一眼图纸,就惊为天人的“海船”!
这道选择题,该怎么做,就算是三岁的小孩子,都掰得清楚手指头!
更何况,那位,由霸王亲派而来,名为“影一”的使者,那神出鬼没的手段,和身后那一百名,手持着“百步穿杨”神弩的亲卫,更是让他们,连一丝,讨价还价的念头,都生不出来。
于是,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
一条,由无数沙船、渔船组成的,庞大的“海上走私网络”,便以一种,近乎于野蛮生长的姿态,迅速地,建立了起来!
无数的“雪花盐”,被悄悄地,运出了江淮。
又换回了,大量的布匹、药材、香料、甚至还有,从南越之地,运来的,珍贵的铜铁矿石!
萧何,费尽心机,构建起来的“海上囚笼”,在项乐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游击战术”面前,被撕扯得,千疮百孔,形同虚设!
江淮根据地的经济危机,迎刃而解!
甚至,因为,垄断了这条,利润高到令人发指的“走私通道”,大楚的国库,比之以往,还要,更加充盈!
当吴芮,看着账册上,那如同滚雪球般,飞速增长的财富数字时。
这位老丞相,己经彻底麻木了。
他现在,每天想的,不再是,如何“节流”。
而是,该如何,帮霸王,把他那,仿佛,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然后,再把这些现实,变成,更多的钱!
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
项乐,终于可以,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一件,在他看来,比“赚钱”,比“练兵”,还要,更加重要,更加深远的事业之上。
那就是——
教育!
或者说,是,为他这个,新生的“大楚”政权,培养,属于它自己的人才!
这一日,王宫书房。
项乐,再次,召集了,吴芮,以及他麾下,所有的核心文官。
但这一次,议题,不再是钱粮,不再是军政。
而是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解的事情。
“诸位,”
项乐看着下方,那一双双,充满了困惑的眼睛,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大楚,如今,百业待兴,万象更新。但,孤,却发现,我们,依旧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无人可用。”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吴芮,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诚惶诚恐地说道:“霸王,何出此言?我等,虽愚钝,但也愿,为霸王,肝脑涂地”
“吴相,你误会了。”项乐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我说的‘无人可用’,指的,不是你们。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那稀稀拉拉的,十几名文官,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我指的是,未来。”
“你们看,我们现在,治下,有七郡之地,近两百万军民。光是,每日的政务,就足以,让你们,忙得,焦头烂额。”
“那将来呢?等我们,拿下了整个淮南,拿下了荆楚,甚至是,拿下了,整个天下呢?”
“到时候,我们需要多少,懂得丈量田亩的令吏?需要多少,精通算术的税官?需要多少,能够治理一方的县令、郡守?”
“而这些人,从哪里来?”
项乐的声音,如同暮鼓晨钟,狠狠地,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众人,沉默了。
他们,光顾着,眼前的胜利和发展。
却从未,如此深远地,去思考过,关于“未来”和“人才储备”的问题。
是啊!
人,从哪里来?
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官员,无非,是来自于两个渠道。
一是,“举荐”。由地方的豪强、贵族,向朝廷,举荐自己家族中的,优秀子弟。
二是,“征辟”。由朝廷,首接下令,征召那些,名声在外的“贤才”。
但,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致命的弊端——
那就是,人才的来源,被死死地,垄断在了,那些,非富即贵的“士族”手中!
平民百姓,连字都不识一个,又如何,能被“举荐”,被“征辟”?
这就造成了,官场之上,门生故吏,盘根错节,最终,形成一个个,尾大不掉的门阀世家!
这,是项乐,绝对,无法容忍的!
“旧的法子,行不通了。”
项乐的声音,斩钉截铁!
“我大楚,要的,不是,那些,只会,空谈阔论,维护自己家族利益的所谓‘贤才’!”
“我要的,是,真正,能为国为民,办实事的干吏!”
“所以,”
他的眼中,闪烁着,足以,照亮千古的,智慧光芒!
“我,要建立一所,前所未有的”
“——学宫!”
“我要,在这寿春城,建立一座,‘江淮学宫’!”
“这所学宫,它的大门,将向,我们治下,所有的子民,敞开!无论,他是贵族之后,还是,贩夫走卒之子!只要,他聪慧,好学,愿意,为我大楚效力!”
“他,就有资格,进入学宫,学习!”
“学宫之内,我们,不教,那些,虚无缥缈的《诗》《书》《礼》《易》!”
“我们要教的,是,最实用的东西!”
“我,要将学宫,分为,‘文’、‘法’、‘算’、‘工’、‘农’,五大学院!”
“文学院,教人,读书,识字,修撰公文!”
“法学院,教人,我大楚的律法,培养,未来的法官、狱吏!”
“算学院,教人,算术,丈量,培养,未来的税官、仓官!”
“工学院,教人,机关之术,营造之法,由公输班,亲自执教!”
“农学院,教人,辨认农时,改良作物,由有经验的老农,担任教习!”
“所有,进入学宫的学子,食宿,全免!笔墨纸砚,全部,由官府供给!”
“他们,学成之后,将经过,统一的考核。优异者,首接,授予官职,派往各地,为我大楚,效力!”
“我要,用这种方式,为我大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成千上万,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
“——人才!”
“我要,彻底,打破,那,被士族,垄断了千年的知识壁垒!”
“我要让,‘学在官府’,变成”
“‘学在民间’!”
“轰——!”
项乐的这番,堪称“开天辟地”般的宏伟构想,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狠狠地,劈在了吴芮等人的天灵盖上!
他们,己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的震撼了!
官办学府!
免费教育!
专业分科!
统一考核,授予官职!
这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办学”了!
这分明是,在,建立一套,全新的,足以,颠覆整个天下人才选拔体系的制度啊!
一旦,此制成功!
那,天下间,所有的寒门士子,所有的平民百姓,还不都得,疯了一样地,涌向江淮!涌向,他们大楚?!
得人才者,得天下!
霸王,他,这是在,为大楚,奠定,万世不拔的根基啊!
“陛下圣明!”
吴芮,这位见证了太多“奇迹”的老人,此刻,再也,按捺不住!
他老泪纵横,对着项乐,行了一个,最最崇敬的,叩拜大礼!
“老臣,请为,‘江淮学宫’,第一任祭酒!”
“纵粉身碎骨,亦要,为陛下,将此,万世之功业,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