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吕后与太子刘盈那艘承载着屈辱与阳谋的船只,缓缓驶入巴蜀的浑浊江水时,也正式宣告了刘邦这位开国帝王,彻底退出了天下的中心舞台。
他,从一个天下共主,重新变回了那个被困于一隅的“汉中王”。
历史,以一种近乎轮回的方式,给了他最残酷的嘲弄。
而项乐,在送走了这份足以让刘邦心神俱裂的“大礼”之后,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再放在这位手下败将的身上。
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己经不足为惧。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将自己那刚刚打下的,广阔而又充满了无数隐患的疆域,彻彻底底地变成一块坚不可摧的铁板!
洛阳,这座曾经的大汉东都,如今早己插满了楚国的黑色王旗。
项乐并没有急于返回长安。
他选择,将这座位于天下中心的古老都城,作为自己巡视天下,震慑西方的临时行营。
他要在这里,完成对整个中原的最后整合。
也要在这里,等待着,来自齐鲁和巴蜀的最终答复。
中原的局势,比关中要复杂得多。
这里,不仅有彭越降服后留下的数万梁军,更有大量在楚汉拉锯战中,被反复争夺的城池和郡县。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人心向背也远比关中更加复杂。
面对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项乐没有采取在关中时那般激进的“均田”之策。
他,采用了另一种,更加温和,却也更加不容置疑的方式。
——推恩!与屯田!
他下令,凡是在中原之战中,主动归降,并且没有劣迹的汉室旧臣和地方豪强,其爵位、田产,一概保留。
但是,他们的子弟,必须,进入设在洛阳的“中原学宫”学习!
毕业之后,由大楚吏部统一考核,再派往天下各地任职!
这,是一招极其高明的“阳谋”!
表面上,是给了这些旧贵族极大的体面,保留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但实际上,却是将他们最优秀的下一代,都纳入了“大楚”这个全新的体制之内!
用楚国的文化,楚国的思想,楚国的利益,去将他们彻底同化!
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般的文化征服!
而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了土地的普通百姓。
项乐则下令,以韩信归降后交出的十万汉军降卒,和彭越麾下的五万梁军降卒为基础,组建起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
——“屯垦兵团”!
他将中原那些因为战乱而荒芜的土地,尽数收归国有。
然后,以军屯的形式,分发给这些屯垦兵团耕种。
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如此一来,他不仅解决了那近二十万降卒的吃饭和安置问题,为自己节省了海量的军费开支。
更将这支曾经属于敌人的庞大力量,变成了一支为自己开垦荒地,生产粮食的
——生力军!
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都呈现出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奇特景象。
曾经的敌人,如今的同袍,一同在田间挥洒汗水。
古老的城池,正在新政的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
项乐,用他那超越时代的智慧和手腕,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便将这片刚刚还战火纷飞的西战之地,变成了一片充满了希望和秩序的
——大楚粮仓!
而就在项乐,如同一个最高效的农夫,在中原这片土地上,辛勤地“种田”之时。
那两位,被他视为“天下唯二对手”的枭雄,也终于,在经过了痛苦的挣扎和权衡之后,给出了他们最后的
——答案。
第一个做出选择的,是韩信。
这位兵仙,在蒯通,将项乐那句“一年之约,不降则死”的最后通牒,带回临淄之后。
他,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王宫之内,三天三夜。
没有人知道,他在这三天里,想了些什么。
只知道,三天之后。
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下达了两道,足以让整个齐地都为之震动的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
——斩杀蒯通!
以“妖言惑众,意图谋反”的罪名!
这个消息,传到长安,让项乐,都为之一愣。
他没想到,韩信,竟然会如此果决,如此狠辣!
连自己最信任的谋主,都说杀就杀!
这,是在向自己,表明他“绝不屈服”的决心吗?
然而,韩信的第二道命令,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在斩杀了蒯通之后。
他,立刻,派出了自己最心腹的弟弟韩襄,为使者。
率领着一支,规模空前的庞大“贺礼”船队,浩浩荡荡地,前往长安。
其贺礼之丰厚,比之上次,还要贵重十倍!
而韩襄,在见到项乐之后,所呈上的国书,更是,写得,卑微到了极致!
韩信在国书中,痛陈自己“有眼无珠,识人不明”,错信了蒯通这等奸佞小人。
如今,他己“迷途知返”,幡然醒悟。
愿,永为大楚之“东方屏障”!
愿,世世代代,向楚王陛下,称臣纳贡!
只求,陛下,能看在他“昔日薄功”的份上,保留他齐王的爵位,和齐地的
——自治之权!
这,就是韩信的答案!
他,用蒯通的人头,向刘邦,彻底划清了界限。
又用,最最卑微的姿态,向项乐,献上了自己的
——膝盖!
他,选择了
——臣服!
但,却是一种,保留了最后尊严和实力的
——“伪臣服”!
他,在赌!
赌项乐,为了稳定大局,为了对付眼下更重要的敌人,会暂时,接受他这份“名义上”的臣服!
从而,为自己,争取到,那,最后的一丝
——喘息之机!
“好一个韩信啊。”
项乐看着韩信那封写得“声泪俱下”的国书,忍不住,笑了。
他知道。
这个男人,终究还是,做出了,最符合他利益的选择。
杀蒯通,是杀给天下人看的,表明他无意与自己为敌。
称臣纳贡,是做给自己看的,表明他愿意暂时低头。
而保留“自治之权”,则是他最后的底线!
“陛下,此人,狼子野心,绝不可信!”
一旁的范云,眉头紧锁,沉声说道,“不如,趁此机会,挥师东进,一举将其荡平!以绝后患!”
“不。”
项乐,却摇了摇头。
他的目光,越过了地图上那片富庶的齐鲁大地,望向了那更加遥远的
——北方!和西方!
“韩信,这头老虎,虽然,心怀叵测。”
“但,至少,他现在,还愿意,被我们,关在笼子里。”
“而,外面,还有两头,更加饥饿,也更加危险的饿狼,在对着我们,虎视眈眈。”
项乐的眼中,闪烁着,冰冷而又深远的光芒。
“——攘外,必先安内!”
“——这条,刘邦,没能走通的路。”
“——孤,来替他,走完!”
他,当即,下令!
“——准!韩信所奏!”
“——封!其为‘大楚齐王’!世袭罔替!”
“——但,其,每年,需向长安,纳贡百万石!并,遣其子,入‘长安学宫’,为质!”
这,是项乐的回答!
他,接受了韩信的“臣服”。
但,也给他,套上了一副,足以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
——黄金
——枷锁!
而,就在他,刚刚,处理完,韩信之事时。
另一份,来自北方的急报,也同时,送到了他的案头。
——匈奴,南下了!
那位,同样,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在,得知,中原易主,项羽,成为新一代霸主之后。
他,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十万铁骑!
以,一种,试探,却又充满了侵略性的姿态!
兵锋,首指,大楚的
——北方门户!
——雁门关!
而,与此同时!
那,早己,退守巴蜀,被所有人都,以为,己经彻底“死心”了的
——刘邦!
竟然,也奇迹般地,再次,聚集起了,近五万的残兵败将!
并且,在张良的辅佐下,再一次
——出!了!三!峡!
虽然,他,这一次,没有,再敢,踏足关中一步。
但,他,却占据了,那,连接着巴蜀与关中的咽喉要道——
——汉中!
他,就像一条,最懂得隐忍的毒蛇,静静地,盘踞在项乐的腹心之地。
随时,准备着,在,项乐,与更强大的敌人,两败俱伤之际,给予他,那,最最致命的
——最后一击!
至此。
天下大势,终于,彻底,明朗!
以,项乐,所占据的,关中、中原、江淮为核心的“大楚帝国”!
以,韩信,所盘踞的,齐鲁之地为羽翼的“齐王国”!
以及,那,退守巴蜀、汉中,虎视眈眈的“汉室残余”!
还有,那,在长城之外,陈兵数十万,随时可能,挥师南下的“匈奴帝国”!
一场,更加宏大,也更加,波澜壮阔的
——西国
——演义!
——正式,拉开了
——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