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刚到乌江,项羽他后悔了 > 第186章 天下之本,在田与民

第186章 天下之本,在田与民

当巴蜀的阴霾与齐鲁的风云,如同两股巨大的暗流,在帝国的外围激烈碰撞之时。

长安,这座大楚帝国的心脏,却呈现出一种与外部世界截然不同的、高速而有序的蓬勃生机。

未央宫的朝会,己经不再是简单的军情通报与封赏大会。

在项乐的主导下,它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议事”平台。来自帝国各地的奏疏,如雪片般汇集于此,内容涵盖了从农田水利、刑狱律法,到商贾税收、官吏考核的方方面面。

今日的朝会,气氛,便显得有些不同寻常的凝重。

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字。

——田。

“陛下!”

户部尚书,萧何,手持一道厚厚的奏疏,出列奏禀。他的面容,比在汉营时,清减了几分,但眼神,却更加明亮锐利。在项乐这里,他终于可以,将自己那惊世的内政才华,毫无保留地,施展出来。

“臣,核算了关中、江淮、荆楚三地之田亩户籍。发现,如今我大楚境内,土地兼并之势,己然初显。”

“昔日,秦末大乱,六国旧贵,死灰复燃。如今,天下初定,这些人,又摇身一变,成了我大楚的‘新贵’。他们,凭借战功与旧日权势,大肆圈占无主之地,甚至,巧取豪夺,逼迫自耕农,沦为佃户、奴仆。”

“长此以往,国之税基,必将动摇!民心,亦将不稳!昔日强秦,二世而亡,根源便在于,民无立锥之地,揭竿而起!此,前车之鉴,不可不察啊!”

萧何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的一番话,让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不少位列朝班的将领与新晋官员,脸色,都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因为,萧何口中的“新贵”,便包括了他们中的许多人。

战争年代,军功为王。和平时期,土地,便是财富与地位的基石。他们追随项乐,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就是,封妻荫子,广置田产,光耀门楣吗?

如今,萧何这番话,无异于,是在挖他们的根!

“萧尚书,此言差矣!”

一名满脸虬髯的楚军旧将,忍不住出列反驳。他曾是项氏的族人,作战勇猛,功勋卓著,在关中,便分得了上千亩的良田。

“我等,随陛下,出生入死,九死一生,才换来今日的太平盛世!如今,分得一些田产,犒劳家小,难道,也有错吗?!”

“就是!”另一名将领,也附和道,“那些田,多是,战乱时,荒废的无主之地!我等,招募流民,开垦耕种,也是为国,增加产出!何错之有?”

“哼,说得好听!”一名由江淮学宫提拔上来的年轻御史,立刻站了出来,毫不畏惧地,与这些军中大佬,针锋相对。

“敢问将军,您招募的‘流民’,当真,是无家可归之人吗?下官听闻,不少地方的豪强,都用着‘一体纳粮’的借口,威逼利诱,让自耕农‘献’出田契,主动投效,名为‘佃户’,实为‘农奴’!如此一来,这些人,便不再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无需,向国家纳税服役!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你你血口喷人!”那名旧将,气得满脸通红。

一时间,整个朝堂,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是以萧何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从国家治理的长远角度出发,力主抑制土地兼并。

另一派,则是以军功勋贵为首的“武将集团”,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利益阶体,认为,军功授田,天经地义。

双方,争吵不休,言辞激烈,大有,要当庭,动起手来的架势。

而项乐,自始至终,都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高高的王座之上。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表露出任何的情绪。

但他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准的探针,扫过殿下的每一个人,将他们脸上的愤怒、贪婪、忧虑、忠诚种种复杂的情绪,尽收眼底。

他知道,这是,帝国建立之后,必然会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矛盾。

——新兴的统治阶级,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轻则,政令不出长安;重则,帝国,将从内部,开始腐朽,最终,重蹈历代王朝的覆辙。

他必须,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一个,既能,安抚住,这些,为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之心。

又能,从根源上,杜绝,土地兼并,这个,困扰了华夏两千年的“历史癌症”的

——最终方案!

眼看着,殿下的争吵,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己经开始,互相问候起了对方的祖宗。

项乐,才终于,缓缓地,抬起了手。

他,只是,做了一个,轻轻下压的动作。

但,整个朝堂,那,沸反盈天的喧闹声,却在瞬间,戛然而生!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

这就是,威!

独属于,他这个,一手,缔造了帝国之君王的

——绝对权威!

“都,说完了?”

他,淡淡地开口。

无人敢应。

“很好。”项乐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全场。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他先是,肯定了双方的立场,缓和了气氛。

“将士们,浴血奋战,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一点,孤,比任何人都清楚。孤,也绝不会,亏待了,任何一个,为大楚,流过血的兄弟!”

他这句话,让武将集团那边的气氛,明显松弛了下来,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感动的神色。

“但是!”

项乐的话锋,陡然一转!

“萧尚书和御史们,说的,更是,金玉良言!是,关乎我大楚,国祚,能否,绵延千年的根本!”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无比严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亦是如此!”

“我大楚的根基,不是你们这些,王侯将相!而是,那,千千万万,拥有自己土地,能够安居乐业的自耕农!”

“他们,才是我大楚的税赋之源!兵员之基!”

“一旦,让他们,失去了土地,变成了,只为你们这些‘新贵’耕作的佃户、农奴!那我大楚,就离,灭亡,不远了!”

项乐的声音,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尤其是那些,刚刚还在,为自己辩解的军功勋贵们,此刻,一个个,都低下了头,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那那依陛下之见,该当,如何?”那名项氏族将,小心翼翼地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项乐的身上。

他们知道,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时刻,到了。

项乐,缓缓地,站起身。

他走到那巨幅地图前,目光,却没有看,那代表着齐、汉的疆域。

而是,看向了,地图之外,那,更加广阔的

——未知之地!

“很简单。”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充满了无尽雄心与霸气的笑容。

“——既然,关内的土地,不够分。”

“——那,我们就去,关外,打下,一片,更广阔的土地!”

“——去,打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大的疆土!”

“孤,今日,于此,立下一个规矩!”

“所有,大楚的军功田,将分为两种!”

“一种,名为‘永业田’!此田,按军功大小授予,可传于子孙,永不收回!但,此田,不在关内,而在关外!”

“北方,有匈奴的万里草原!南方,有百越的千里沃土!东方,有倭国的三千岛屿!西方,有西域的无尽绿洲!”

“你们,想要多大的地,想要,当什么样的‘封君’,就凭自己的本事,去给孤,打下来!打下来,就是你们的!”

“而另一种,名为‘职分田’!”

“此田,在关内,按官职、爵位授予。卿等,在职一日,便可,享用一日。一旦,告老还乡,或是,子孙,无以为继,此田,便由国家,收回!再,授予,有功之新人!”

“——如此,既可,保证,功臣之后,衣食无忧。”

“——又可,杜绝,土地兼,代代相传,永无休止!”

“——更能,将我大楚,最精锐的力量,化为,向外开拓的无上动力!”

“——这,便是,孤的答案!”

“——诸位,可有异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